“竞价挖人”叫停 更考验欠发达地区“留心”留人
- 娱乐网
- 2019-06-13 11:42
本报记者易艳刚、张建
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,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,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挖人才。
两办禁止“竞价抢挖人才”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。近年来,发达地区到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招贤纳士,动辄开出百万元年薪、千万元科研经费的优厚条件,形成非理性“抢人大战”,加剧欠发达地区人才“孔雀东南飞”,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鸿沟可能进一步加大。
不仅如此,“竞价挖人”还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,扭曲了作风和学风。比如,追名逐利成风,科研工作围着“钱途”转。凡此种种,既污染了人才的成长环境,也阻碍了真正的创新。
实际上,有关部门对“竞价挖人”乱象一贯持否定态度。2017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,强调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要坚持正确导向,明确“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、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”;教育部《关于做好2017年度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》也明确,对违规引进人才、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的高校,停止下一年度的推荐资格。
但客观而言,反对“竞价挖人”终究只是一种保护性政策,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“虹吸”效应。欠发达地区要实现人才队伍稳定,不能只是抱怨东部地区“掐尖”,关键还是要做好“内功”,为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,通过“留心”来留人。
毋庸讳言,一些地方人才流失严重,与人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有关。比如,尊重人才仅仅喊在嘴上、写在纸上,拿不出多少实招、真招、管用的招;再比如,有的科研院所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做好,导致科研人员为琐事烦心劳神,耗费大量本该用于创新创业的时间和精力。这种环境难以让专业人才实现人生价值,难免人心思走。
事实上,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建设方面固然有不少“后发劣势”,其实也存在一定的“后发优势”。常言道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”,愿意去中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施展抱负的人才一定也不在少数。问题在于,这些地区能否营造“才以稀为贵”的比较优势,解决困扰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,让人才能够引得来、留得住、挖不走。
人才是富国之本、兴邦大计。富国兴邦,不能仅有东部地区“一骑绝尘”,更不能“损不足而奉有余”,否则将不利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。两办明确禁止“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”,为稳定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创造了政策环境,接下来就看中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如何“留心”留人了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sinopecmobil.cn//a/jinrong/7383.html 来源:娱乐网 作者:WB11 责任编辑:五元源码铺
相关文章
快讯
-
10-28 12:10
玖亿酒友网【共享酒仓】,新零售
-
10-22 16:06
实德金融践行公益初心不变 再度
-
09-16 14:53
中国工艺美术展示的大平台 百姓
-
08-16 16:50
华星美育发布 | 促进艺培行业从教
-
08-14 15:44
瑞银信全国招商
-
07-20 11:37
养老金能不能长期足额发?刚刚,
-
07-20 11:35
专家齐聚上市公司研讨会聚焦科技
-
07-20 11:34
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累计发
-
07-20 11:24
6600亿元!国有资本持续“输血”
-
07-20 10:49
31省份上半年收入榜:京沪人均可
-
07-20 09:33
甘肃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 高耗能
-
07-20 08:57
国产伟哥利益战 康业元实名举报
-
07-20 08:21
31省份上半年人均消费榜:京沪超
-
07-20 06:44
新增债券发行进度大幅提升
-
07-20 06:35
上半年经济数据解读:新旧动能转












